采用opa820作为第一级放大,将10mV信号放大10倍,而后用THS3001作为第二级放大。级联时在两者之间串联一个51欧姆的电阻,产生自激现象,若改用100欧姆的电阻串联,级联正常,信号干净。
THS3001的同相输入端接51欧姆电阻进行阻抗匹配,采用反馈电阻620欧姆实现5倍放大,然而,问题是,不用51欧姆的电阻时,因为阻抗不匹配而不能正常工作,接上51欧姆的电阻后,THS3001的放大倍数变为2.5倍,
现在想让其放大倍数为5倍,该怎么设计?我的电路如下:
Wayne Xu:
请详细描述一下OPA820连接方法,放大的信号频率是多少。请确定是在哪一级发生自激的?第一级,还是第二级,还是级联之后。请注意一下每一级的输入电容和负载电容。
Wayne Xu:
THS3001的同相输入端接51ohm电阻的放大倍数减小,是由于OPA820输出电阻是51ohm与THS3001同相输入端的50ohm电阻形成分压电路,THS3001同相输入端的信号,只有OPA820输出引脚幅值的一半。
Brook.zhou:
回复 Wayne Xu:
放大信号频带在0~10MHz,单独测试的时候,opa820实际放大10倍,运放工作稳定
单独测试THS3001的时候,工作也正常,放大倍数实际为2.5倍
级联的时候,之间串联51欧姆电阻,发生自激,串联100欧姆时候,工作正常,分别放大10倍,2.5倍。
现在最棘手的就是如何匹配阻抗,使得THS3001放大倍数达到5倍,而又能满足级联条件。
Marvin Feng:
回复 Brook.zhou:
你好,对于这个电路首先应该寻找可能造成振荡的原因点,通过简单TINA仿真认为R8和C5可能是造成振荡的主要原因,当然我无法判断此处使用C5的用意,是为了模拟容性负载吗?
个人建议可以去掉C5,当然R8在测试的过程中可以保留或者去掉都行,其次,建议可以尝试U1和U2之间的R4和R9直接去掉,然后两个直接可以直接相连,理由第一级输出电阻很小,第二级的输入电阻很大,可以尝试直接相连,然后再看测试结果。
Decapton Wang:
回复 Marvin Feng:
1. C5不要去掉,毕竟后级电路会有输入电容,同时电路里会有寄生电容,用20pF电容放在电路中就是为了模拟这两种电容。
2. 如果THS3001一定要做50Ohm阻抗匹配才可以正常工作,建议把这一级的增益放大到10倍。如此放大到10倍后,由于跨阻带宽是个常数,所以这样的结果是跨阻带宽下降50%。这种情况下可以试着把R5,R6同时减小,比如把R5降低到50/80/100 Ohm,相应的R6调整到到450/720/900 Ohm,看看这种情况下是否能正常工作。
3. 发现TINA仿这种高速运放有两个问题,一是AC不太准,二是会有莫名其妙的DC offset,你在测试时注意一下。
Brook.zhou:
回复 Marvin Feng:
20pF的电容是为了模拟后级电路输入电容,以及寄生电容。
U1和U2之间的R4和R9直接去掉,然后两个直接相连工作不稳定。
在两者之间串联一个小电阻是可以改变电路极点情况,理论上讲可以改善电路工作性能的,不知这样说对不?
再说,实际电路中往往需要在同相端接一个50欧姆电阻拉到地端(反相放大测试),在运放级联的时候,也会机械的加入小电阻来避免震荡,级联还是一个比较困扰的事情
Brook.zhou:
回复 Decapton Wang:
测试发现反馈电阻取值不是推荐值得时候,增益变化毫无规律,而且即使按照推荐来,也 很男做到相近的结果
Hebing Chen:
回复 Brook.zhou:
反馈电阻是一个运放性能好坏的决定性因素,datasheet上给的反馈电阻的值一般不要改,这是工程师通过很多次测试得到的使运放工作最稳定的一个阻值,就像820的402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
Hebing Chen:
回复 Brook.zhou:
一般级联R9不需要,R4加上会增加系统稳定性。如果自激可以考虑试着在输入端进行相位补偿,还有就是要按TI给的demo来画PCB,我前段时间调VCA810,通过DA实现程控,可是一直自激,最后问题就出在PCB板上,由于条件原因只能自激腐蚀一层。最后通过重新布局,成功得到了所要的结果。